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,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。
日本尤其担心美国体系的崩溃,使得它在亚洲本来就缺少真正朋友、伙伴的处境更难。美国曾经帮助世界解决许多问题,同时也给世界带来许多问题。

亚欧会议发出的重建全球经济规则的呼声,美国注意到了,但并不在乎。帝国危机下,帝国"本部"一般要求帝国的各个"组成部分"出来相救。昨天的"好时代",中国从美国经济繁荣和美国体系中受益良多。至于是否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,也是难说的。维持旧体系的力量仍然大 亚洲国家中,许多都与美国联系密切,都希望美国尽快恢复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。
截至目前为止,美国对亚欧会议强烈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系、重建世界金融秩序的反应是令人失望的。与日本一样,中国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力量。如果欠钱的继续付利息,可以持久地相安无事,但一旦风吹草动,贷款者要收回,房子所值不够分,一层追一层就麻烦了。
读者多,好些重洋远隔。这是因为贷款的人会先查清楚这房子究竟有多少个债主。原则上,这些机构发行的债券有机构的收入或资产作保障,但一旦生意不济,周转不灵,破产时买了债券的排队不知排到第几位。发生着的事,细节如何我不知道,大概如何只能从媒体的报道猜测。
如果不高于一,那么政府只处理了银行,避了挤提,就八八九九可以过关。我读来这里清楚一点,那里模糊一下。

正确地估计这比率难于登天,而这比率之下怎样分配也有决定性:同样的高比率,集中于一家借钱机构与分多家借钱机构,事发起来的效果不一样。没有可靠的资料能让我大概地估计目前美国的借贷╱资产比率为何,但读到一项报道,说七年来美国的总借贷款额上升了三倍多。可以说,到目前为止,我还是对自己的看法或分析比较满意,虽然专家们对实情无疑比我知得多。商业机构发行的债券当然有风险。
以这比率看浮沙,一个要点是我们不要把没有按出去的资产算进去——没有借钱的房子的价值不要算进这比率去。读报道,通过那些所谓衍生工具,衍生出来的债券或类似的借贷纸张方式有多种,而又可以买保险的。我不认为读到的报道一般可靠,希望我是被误导了。远高于一,等于下面满是浮沙,在浮沙上走一失足沉得快。
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当然最可靠,虽然其它国家的政府债券因为破产而烂帐出现过。有两点,其一是当年不同的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地以金或银作货币本位,一个大国金融事发,通缩于是传染到整个地球去。

其二是中国带动起来的产出发展,今天是地球性的,对外贸易的国际市场美国再没有当年那么举足轻重了。一般而言,以同一房子向几处借贷(即second and third mortgage),其借贷╱资产比率是不会高于一的。
这样一来,企业资产的真实所值,与衍生出来的借贷款项,可以把我提出的借贷╱资产比率提升至远高于一了。房价下跌至八十万,安全。房子一百万,按七十,跟着再补按或加按(second mortgage)十万,共借八十,借贷╱资产比率是零点八。我认为互相得益的协助是存在的。他们传来不少关于这次「大事」的报道或分析。但如果拿着七十万借据的人把借据按出去给第三者,借五十,市价百万的房子的总借额是一百二十,借贷╱资产比率是一点二,高于一,不安全。
十月十四《金融灾难的核心问题──与贝加商榷》。何况美国的资产市值还在下降,这比率会再上升。
按上按,一路按上去,次贷扩散开来的借贷╱资产比率究竟有多高呢?听到的当然远高于一,有说几倍,有说高达八十倍。这些报道有出入,不容易加起来,打天才波容易见笑天下。
问题是一手转一手的借法,不是补按,而是按上按,土地注册上房子只有一个债主,看似安全,但上述的借贷比率可以升得很高,大家供息相安无事,房价下跌只一方断供可以是灾难。这些报道一般有问号,但如果是对的话,资产总值何来上升三倍多呢?没有抵押借钱的资产不能算进去,上述的借贷╱资产比率一定上升了很多,虽然逻辑说不一定高于一,但下赌注是赌远高于一的。
不是说一个经济的借贷╱资产比率低于一,其金融体制绝对安全,也不是说高于一早晚闯祸,但这是安全度的简单看法,可靠性高。一间市值一百万的房子,按出去借七十万,借贷与资产的比率是零点七。我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,但这一趟,天可怜见,下笔时有点闪闪缩缩。我可能错吗?逻辑不会错,但如果事实在重点上错了,逻辑怎样对也没用。
这次由次贷引发起来的金融风暴,跟三十年代不同之处是没有昔日那么大的传染性。严格来说,从经济整体看,如果上述的借贷整体与抵押的资产总值高于一,这个经济的金融市场算是有浮沙。
美国的城市发行的债券差很远,因为那里的城市一般用上有限公司的法律成立,宣布破产容易。借贷收缩历来头痛,何况来日方长也。
这就是本文要说的金融浮沙的下面了。说比较满意,因为提出了两个理论架构:把费沙的利息理论修改一下的架构(见九月二十三)与双层合约的理论架构(见十月十四)。
中国应该独善其身吗?不应该,但要在「先」善其身的前提下才考虑协助。十月三《经济学者的反对信》。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华尔街风暴 。是的,借贷╱资产比率是金融市场的浮沙指数。
事实的对或错,重点在哪里呢?重点在借贷与抵押资产的比率。房价跌至六十万,借者断供,贷者收回房子,亏十万,可以继续追讨
但是连续不断地把全球威胁戏剧化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呢? 上个月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社会高峰会(WSS)进行的研究显示,至少最近,多数人对于日常生活的问题看作比大的全球威胁更严重。这样的恐慌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该害怕什么的故事,他们的积累性影响是要让我们对未来更加紧张。
世界社会高峰会报告《大城市的恐惧》试图抓住世界上十大重要城市的恐惧经验。所以电视上坚持认为恐慌是人们非常自然的反应,就像认识到恐惧是自然反应一样。